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遊記] 斯波萊托一日遊-2016-05-22 羅馬意大利盃之旅 - Day 3

斯波萊托一日遊
-2016-05-22 羅馬意大利盃之旅 - Day 3



話說意大利盃完結後,阿水很榮幸受到一眾斯波萊托Spoleto AC米蘭球迷員成員的邀請,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斯波萊托一日遊。

歷史:

斯波萊托 (Spoleto),位於意大利中部,是佩魯賈省Perugia(也就是之前意大利地震的地方)內的一個小城鎮。
早在公元五世紀前斯波萊托已經有人定居,而文獻最早在公元前241年記載了Spoletium是羅馬共和國的一個殖民地。西羅馬帝國解體後,斯波萊托由日耳曼的倫巴底人統治過一段時間。公元570年至1201年間斯波萊托是斯波萊托公國(Duchy of Spoleto)的首府。在1354年被教宗收回之前,斯波萊托公國一直苦於脫離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拿破崙入侵意大利時,斯波萊托亦曾淪陷,但很快就在拿破崙戰敗後被教宗收回。1860年,斯波萊托在意大利統一運動的呼聲中成為了意大利的一部份。

斯波萊托舊城中心

今時今日,斯波萊托依然是一個民風很純樸的小城鎮。該城擁有豐富的羅馬帝國文化遺址,也也以其關於倫巴底人的歷史聞名。以下是阿水這次一日之旅到訪過的地方:

斯波萊托舊城中心


斯波萊托舊城中心:

斯波萊托的舊城中心依然保存着十四世紀時期的風光。傳統的建築配上濃厚的意大利悠閒韻味,單單是穿梭於大街小巷之中已經是一種享受。

斯波萊托大教堂

Spoleto Cathedral:
此教堂位於斯波萊托舊城中心,是斯波萊托其中一個地標。此教堂供奉着聖母瑪麗亞。白色的教堂配上斯波萊托漂亮的自然景色,讓人一看到就有一種回歸到古代的感覺(這是阿水的第一眼感受)。在教堂附近有一兩間小餐廳,想要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品嘗佳餚的朋友這裏絕對是你的首選。

血腥之橋

Ponte Sanguinario:
Ponte Sanguinario,文字意思為“血腥之橋”。此橋於公元前一世紀建造,名字來源是為了紀念此橋附近一個曾經用作逼害基督徒的圓形劇場。由於此橋歷史悠久,所以當初友人帶我橫過此橋時都叫我要萬分小心,不要走近橋邊,以免發生意外。喜歡羅馬文化的朋友記得一定要去感受一下古時羅馬人行過此橋時的驚心動魄喇。

Rocca Albornoziana Fortress

Rocca Albornoziana Fortress
Rocca Albornoziana Fortress是一座於1359-1370年間建成的砲台,每位遊客拜訪斯波萊托也定必會看到這座屹立於山上的宮殿。這座砲台是當時的紅衣主教Gil d'Albornoz下令建造,以鞏固教皇的統治。這座砲台曾在1817年至1982年用作監獄。2007年,該砲台的一部份改建成國立斯波萊托公國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Duchy of Spoleto)。想更加了解斯波萊托歷史的朋友記得要抽點時間拜訪一下。

位於斯波萊托附近小村莊的一間Caffe (是阿水朋友的店哦)

斯波萊托一帶的小村落
斯波萊托除了以文化遺產著名,附近一帶的自然風光每年也吸引了不少遊人拜訪。

除了這些景點外,斯波萊托還有其他著名的必到旅遊景點:

古羅馬劇場(網絡圖片)

古羅馬劇場
這裏重新呈現了古羅馬圓形劇場的模樣。國立考古博物館正是位於這裏。

Basilica of San Salvatore(網絡圖片)

Basilica of San Salvatore
這裏在三、四世紀時已經是一座教堂,是早期基督教建築的代表之一。公元八世紀時被倫巴底人改建過。2011年被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為Longobards in Italy, Places of Power (568–774 A.D.) (意大利倫巴底人:權力之地) 七個歷史景點其中之一。


阿水遊後感:
阿水在來之前都沒想過原來Spoleto是這麼漂亮!雖然只是一個十分簡短的一日遊,但足以令阿水大開眼界。這種純樸的中部小城真是令人覺得意大利很美。而且由於這是個小城,所以基本上入城中心就會不停遇到朋友,感覺得溫暖。阿水的其中一位朋友是在斯波萊托附近一條小村莊裏開咖啡店,她跟我說每到週末大家就特意駕車過來喝杯咖啡或者跟她問好,因為這裏的人不多,所以基本上村裏城裏的人都是好朋友,一有時間就會聚在咖啡店寒喧幾句。這種生活模式讓阿水想起了小時候的澳門。

如果對斯波萊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連結計劃行程: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follow阿水的facebook專頁:阿水文化筆記


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

[文化]韓德爾與英國

韓德爾與英國


韓德爾

阿水剛剛為澳門球迷世界寫了一篇關於歐聯主題曲的文章。文章入面提及過德國作曲家韓德爾。由於這位作曲家在英國文化歷史上十分重要,所以就讓阿水在這裏更詳細地談談這位深受英國王室喜愛的作曲家。
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於德國出生,是巴洛克時期的其中一位享負盛名的音樂家。在1715年搬到倫敦之前,韓德爾曾經遊歷意大利,對意大利歌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韓德爾在意大利時認識了當時的漢諾威王子Ernst Agustus,並通過他認識了其兄George Louis。此時,由於英國國會通過法例限制英國王位繼承人必須為新教教徒,由於安妮女王膝下無子,所以其王位就傳到其德國遠親George Louis(即後來的喬治一世)身上。
早在韓德爾搬到倫敦定居之前,韓德爾已經成為了安妮女王喜愛的音樂家,並在英國王室、貴族以及知識份子間建立了一定的名望。1715年,即安妮女王離世、喬治一世登基的第二年,韓德爾索性搬到倫敦生活,1717年更直接歸化生英國人。1720年至1728年期間韓德爾為倫敦的King’s Theatre編寫了許多作品,即使到了1730年代意大利歌劇的流行度減退,韓德爾的音樂已經穿越階級界限成了大眾通曉的作品。儘管韓德爾在倫敦的歌劇事業並不如意,但他依然是王室寵兒,為王室譜出了不少佳作。他的代表作有:《水上音樂(Water Music)》、《皇家煙火(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彌賽亞(Messiah)》和《牧師扎多克(Zadok the Priest)》。1759年,韓德爾於倫敦逝世,作為王室寵兒的他被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供世人敬仰。
漢諾威王朝是英國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根據著名英國史學家Linda Colley的代表作《Britons: Forging the Nation 1707-1837》,她認為英國人民是在漢諾威王朝時期開始產生了“Great Britain”的意識形態以及對英國人的身份產生政治傾向的身份認同,也就是說我們所認識的英國也是在這個時候成形。作為王室寵兒的韓德爾為王室寫下的各首名曲不僅成了當時英國貴族社會的流行曲,也穿越了階級的隔閡受到眾人喜愛,為英國人的身份認同貢獻了一份不可忽視的力量。

更多資訊可瀏覽:
認識音樂家系列-韓德爾
http://www.hkedcity.net/…/webpa…/composers/handel/Handel.htm
George Frideric Handel, the German-English composer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George-Frideric-Handel
BAROQUE COMPOSERS AND MUSICIANS - George Frideric Handel
http://www.baroquemusic.org/biohandel.html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follow阿水的facebook專頁:阿水文化筆記